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普及健康科学知识,9月27日,由与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支持的上海科普大讲坛第231期《“菌”衡滋养 科学爱肠》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
上海科普大讲坛第231期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听众中不仅有来自上海的高校师生、众多专业营养师,更有大批爱好科普、关注肠道健康的市民,大家共同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深入了解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副理事长缪文靖表示:上海科技馆作为国内顶尖的科普场馆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团队,为基金会的科普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有力的保障。而基金会也始终秉持着“集众人之力,扬科普之光”的宗旨,以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使命,积极投入到各项科普工作中。养乐多公司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深知肠道健康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基于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基金会和养乐多公司共同设立“养乐多健康教育专项基金”,在肠道健康科普领域展开了深度且广泛的合作。在即将迎来专项基金设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希望能够继续深化与养乐多公司的合作,拓展合作的领域和形式,开展更多富有创意和影响力的科普活动。
本次科普大讲坛特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吴江、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张晨虹从不同维度讲解“科学爱肠”知识,两位专家的分享通俗易懂,干货满满。
上海科技馆展教中心副主任胡玺丹为两位专家颁发荣誉奖杯
“营养健康,怎么吃?”吴江医生围绕这一跟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话题,科普肠道与营养的关系。 身体中营养的“旅行”即是新陈代谢的过程:首先通过饮食获得营养物质,再通过消化吸收将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需要的结构元件,进而通过合成与储存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大分子,最终有机营养物质被分解,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在此过程中,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同时,肠道也是免疫力的重要来源,肠道黏膜构成了强大的物理屏障,肠道菌群是维持免疫系统的基石。 基于不同营养素在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吴江医生还图文并茂地拆解了各类营养素的科学摄入量标准与参考范围,把复杂的知识变得具象化。 如何精准营养调控肠道菌群改善代谢?张晨虹研究员的讲座为人们答疑解惑。人体肠道内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构成了精密的生态系统,兼具消化、营养合成、免疫调节及平衡代谢的作用,与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从出生就开始建立,微生物以人们吃下的食物为原料进行着复杂的发酵工程。 张晨虹研究员介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特别是增加全谷物、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有效优化菌群组成。更令人振奋的是,根据临床研究,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新突破口。其中分享了一项副干酪乳酪杆菌代田株(LcS)开展肥胖糖尿病前期男性代谢异常的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LcS可能对肥胖糖尿病前期受试者的代谢异常产生有利影响。张晨虹带来《精准营养调控肠道菌群改善代谢》主题演讲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由与养乐多合作的养乐多健康教育专项基金续约仪式。该基金自2016年设立以来,一直以“让大众与肠道健康更近”为目标,持续通过多种渠道推动肠道健康科普,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本次续约标志着基金会与养乐多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科普事业与健康公益的深度融合。 本次科普大讲坛吸引到场观众约230人,线上各直播平台观众超12万人次。将继续利用上海科普大讲坛平台汇聚优质资源,搭建公众与科学对话的平台,让更多市民在科学普及中受益,共同守护健康未来。【免责声明】
1. 标注“来源”的内容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
2. 原创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并附链接,禁止篡改/商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3. 转载内容二次传播时必须标注原始出处,不得提及本公众号为来源,其观点/准确性由原作者负责;
4. 使用互联网素材的,如涉版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