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南迁的鹤顶粉蝶,揭开了气候变暖的无声真相。
在浙江温州楠溪江的溪谷间,六年级的朱培宇屏住呼吸——他看到,一只翅展近10厘米的蝴蝶正滑翔而过。它前翅上鲜明的赤橙色斑纹如燃烧的火焰,与后翅素雅的白色枯叶斑纹形成戏剧性对比。这不是普通蝴蝶,而是本该在福建、海南栖息的鹤顶粉蝶,中国体型最大的粉蝶。
这一刻的偶然发现,点燃了上海民办正达外国语学校“正达蝶梦组”的科研热情。朱培宇与初一学生王晗菲在陈珊老师的指导下,开启了七天的蝶类追踪。他们未曾想到,这次探索竟让他们的作品登上上海迪士尼小镇的“赞颂地球环保市集”,更斩获2024年首届青少年环保启迪项目的“环保启迪佳作奖”。
正达蝶梦组在迪士尼“赞颂地球环保市集”的展板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次调研的经历,让孩子们深入思考了研究背后的环保价值。在 2025年4月20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青未来FM”《世界地球日——来听听中学生的环保项目吧!》 节目(收听原网站)中,两位同学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从偶然的发现出发,通过严谨的探究去理解环境问题的根源,并将这份认知转化为生活中切实行动的经历——这正是“青少年环保启迪项目”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1 一只蝴蝶引发的科学探索
2023年一次楠溪江的蝶调之旅,开启了孩子们的探索研究之路。在出发前,他们做了充分准备:通过网上文献了解当地该季节会有哪些蝴蝶。但在这次蝶调过程中,却惊讶地发现了本不该出现的鹤顶粉蝶,以及其他十余种不该出现的蝴蝶。
回来后,通过整理当地历史天气数据,他们发现可能是温度变化导致的蝴蝶迁飞现象。于是,热爱自然的他们定下了研究课题: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的影响——以楠溪江秋季蝶类调查为例。
2初中生带你四步解锁科学探索密码
初中生的一场蝴蝶调查,如何成为气候变化的教科书?
一 前期“侦探”行动
出发前,团队化身“生态情报员”: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整理出楠溪江可能出现的蝴蝶图谱,同步准备拍摄器材、标本制作工具,例如红外线灯等,并安排好一整个行程。
二野外追踪
在野外的楠溪江旁,朱培宇和王晗菲手持配备了长焦和微距镜头的佳能相机拍摄生态照,即蝴蝶在自然环境中飞翔或活动的照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拍到了很难见到的黄钩蛱蝶和美眼蛱蝶夏型和秋型同时存在的蝴蝶生态照。
三 实验室“破译密码”
在驻地的临时实验室里,团队成员们利用工具将捕捉到的蝴蝶活体制成标本,用红外线灯烘干。将制成的标本与现有资料对比,鉴定所捕捉蝴蝶种类。对蝴蝶的种类鉴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蝴蝶种类繁多,许多不同种类外观极为相似,仅通过翅膀形态、颜色等特征很难准确区分,易误判。
例如弄蝶科的一些种类体型小,翅膀颜色斑纹相似,即使专业人士也需仔细观察触角、生殖器等细微结构才能准确鉴别。对于昆虫研究,有些鉴定甚至需要DNA检测。而两位同学完全通过外观鉴别,这是更大的考验,需要非常认真地对比现有资料。
“难的是,采集过程中常遇到蝴蝶翅膀残缺情况,无法仅靠翅膀特征辨认种类”,朱培宇回忆道,“此时需通过触角和生殖器等部位进行鉴别”。
通过这一过程,孩子们积累大量标本和拍摄资料,还编制了楠溪江蝴蝶种类名录。
四数据吹响警笛
当《楠溪江蝴蝶名录》编制完成,结合总共两次发现鹤顶粉蝶这一惊人的事实,团队得出了调查结论:因福建宁德地区与温州接壤,且2023年福建极端高温天气多,影响了蝴蝶正常繁衍,证明部分蝴蝶可能从福建迁徙至浙江。
更令人深思的是数据背后的生态警报:这次科考发现的的鹤顶粉蝶出现、和黄钩蛱蝶和美眼蛱蝶的夏秋型共存现象,核心原因都与温度变化紧密相连。蝴蝶作为生态环境和气候变迁的敏感指示物种,堪称应对气候变化的预警先锋。
全国范围内蝴蝶多样性调查数据也表明,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攀升,促使蝴蝶种群地理分布普遍呈现向北方迁移的趋势。这种种不寻常的迹象,正是它们为寻觅更适宜的产卵环境而迁徙到相对低温的浙江楠溪江地区的直接体现。
3 科学如何塑造未来公民
今年4月,上海迪士尼乐园环保市集上的蝴蝶标本展位被游客层层包围。王晗菲指着鹤顶粉蝶标本解释:“当它们跨越数百公里迁徙,地球正在呼救。”而朱培宇展示的蛱蝶夏秋型对比图,更引发观众对生物钟紊乱的深思。
{ 环保集市现场照片 }
在他们的指导老师陈珊看来,科研素养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成长,才是环保教育最亮的勋章和最珍贵的成果。陈珊很欣慰的表示:在上海,自己看到了许多的孩子在关注自然,关注环保。
“朱培宇和王晗菲两位同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展示了极好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我为他们感到自豪。正是朱培宇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蝴蝶长期探究的热情,才会有这么多的发现。王晗菲同学也一直在观察自然,她也经常会进行一些观鸟活动,同时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她总是能让我感到很多的惊喜。”——陈珊
她表示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很大。通过独立调查研究的锻炼,他们更加自信,也更坚定了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决心。她希望通过孩子们的宣传,可以在未来出现更多的环保小卫士。
4 第二届启航:你的发现将改变什么?
随着首届项目的成功,第二届青少年环保启迪项目将于2025年9月全国科普月正式启动!新一届项目延续“发现生活环保课题-探究根源-创新解决”的核心理念,并继续我们原有的重磅支持:十佳团队将获研究基金,助力他们深化未来的研究和调查。
无论是校园垃圾分类优化、社区雨水回收系统设计,还是像“正达蝶梦组”那样的生物多样性追踪,都是改变未来的起点。正如那只跨越地理界限的鹤顶粉蝶所启示的——微小个体的行动,终将汇聚成生态变革的力量。
今年秋天,当学生们俯身观察一片落叶上的虫卵,或在社区公园记录鸟类迁徙时,他们可能正在书写下一个环保传奇。关注我们,持续获取第二届青少年环保启迪项目的活动详情与最新资讯。研究基金已备好,只待少年执笔未来!
蝴蝶扇动翅膀,终将掀起风暴——但这场风暴,也可以成为我们站出来守护地球家园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