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图书馆、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于1月19日至2月3日期间共同推出为期三周的“‘科’好玩了”寒假周末营,汇集上海科普大讲坛、好奇心集市、科学LIVE秀和“遇见@科学家”四大品牌项目,为观众呈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近前沿科技、激发科学兴趣,开拓科学视野,感悟科学精神。
1月20日下午,寒假周末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B1演讲厅正式启动,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理事长朱美芳、常务副理事长王小明及副理事长鲍英菁出席启动仪式。
仪式之后,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朱美芳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做客上海科普大讲堂,为小朋友、大朋友带来了《地外纤维:一根丝的星辰之旅》科普主题讲座。
“纤维之缘,从何来;纤维之美,今何在;纤维之魅,向未来”,朱院士从纤维材料的历史来源、当前广泛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三大部分,进行了有深度和广度的讲解。五大合成纤维虽然起源于欧美国家,经过科学家们不懈努力,我国的纤维材料产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艰辛发展与历史性跨越。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也覆盖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军工等方方面面,中国在世界材料科学领域也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如果从地面带材料到月球不现实,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建造基地?”朱院士围绕在极端环境中能保持优良性能的特殊材料,分享了其研发过程和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中的潜在应用。
在讲座中,朱院士还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并穿插融入国、内外科学家故事,启发大家打好文化知识基础、炼就健康体魄,将来能积极投入到科研领域中。小朋友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朱院士一一亲切耐心地给予解答,并赠送了签名书。
朱院士带来的不仅仅是讲座,还有多款智能纤维实物。小朋友、大朋友在好奇心集市上亲手触摸纤维材料,参与相关小游戏,了解纤维材料知识。丰富有趣的元素让大家领略了纤维前沿科技成果的神奇。
本讲座吸引了现场500余名观众,另有60万余名观众通过上海科技馆视频号,上海科技馆抖音,上海图书馆B站,上海图书馆视频号,腾讯新闻及新华网等直播平台线上参与。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一根纤维,让孩子们体会到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