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7月16日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联合主办、闵行区科协和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人工智能研学营”成功举办。我们带领40位热爱科技的少年走进了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仪电展示厅和云上海洋馆等,领略现下前沿科技的魅力,传承赓续红色历史的文脉,完成了一场兼具实践性与启发性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首日启航 科技之“鲸”跃, 点燃科创梦 在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简洁又隆重的开营仪式,办公室主任陈筠致辞。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副主任郑思晨向营员代表授旗,闵行区科协副主席施华青向营员代表赠送科普书籍。 首站鲸鱼机器人科技展厅——Enjoy AI——以炫酷的机器人阵列与智能设备震撼全场,点燃了营员们的热情。 营员动手实践 营员们在科技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编程并亲手组装机器人,从零散零件到拼出自己的“智能伙伴”,体验科技创造的成就感。 在趣味互动环节中,飞行机器人足球赛、避障挑战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惊叹:“原来代码可以如此酷炫!” 次日探索 交大百年学府中 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交融 ↑ 穿越时光 ↓ 致敬传承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以百年南洋公学的沧桑巨变,诠释“求实学、务实业”的精神传承。从泛黄的老照片到珍贵文献和实物展品,营员们触摸中国近代教育的奋斗轨迹。 未来课堂 脑洞大开 在人工智能学院,《探秘人工智能》科普讲座深入浅出解析人工智能的原理与应用,而实验室里的无人驾驶系统、智能医疗模型让科技触手可及。“简直像走进科幻电影!”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星辰大海的初心 钱学森图书馆的两弹一星手稿、航天模型、书信档案等展品,则以科学家的家国情怀震撼孩子们的心灵。 上海仪电展示厅的各色科技令人目不暇接,城市景观照明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城市指挥中心……营员们惊叹于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从摩斯密码到5G通信,无线电博物馆的“电波百年史”更让少年们理解“万物互联”的技术根基。 晚上,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老师为营员们带来了《“菌”衡肠乐 食育课堂》主题科普讲座,并通过互动问答,让营员们增长了有关健康饮食的知识。 特别惊喜 7月15日恰逢营员朱同学14岁生日,受家长委托,研学营的全体师生以一场惊喜生日派对为他庆生,温情瞬间成为研学记忆中的高光篇章,大家也在欢呼的氛围中结束了第二天的活动。 终章结营 海洋与AI的双重奏 第三日,营员们来到云上海洋馆,在水母梦幻剧场的“深海探险”中感受深海奇观:穿梭于珊瑚礁的鱼群、憨态可掬的企鹅,甚至与“卡皮巴拉”(水豚)亲密互动,感受海洋的魅力。 回到鲸鱼机器人基地,营员们用编程机器人作为“结营表演”,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两人一组、团结协作通过了研学营的考核!最后,每人获得一份专属“AI成长证书”,为研学之旅画上完美句号。 营员感悟: 科技与文化的双重启蒙 “三日之间,我们的足迹遍布校史馆、科技园、博物馆等地,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和一次次人工智能的体验让我们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与科技的海洋中。人工智能学院内,算法模型如思维森林般层层生长;交通大学校园里,青春面庞与智能小车穿行于知识与创造交织的路径;无线电博物馆则如时光甬道,从矿石收音机微弱电流到5G信号汹涌浪潮,技术演进之链清晰可触。上海仪电的展厅里,智慧城市蓝图在眼前铺展,人工智能正悄然重塑我们生存的基底。这次旅行,既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也是一次对科技的探索,让我们受益匪浅。” ——王鑫艺同学 致谢与展望 最后,我们向为本次人工智能研学营活动提供大力协助的各单位和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位公益伙伴们的无私奉献。在此特别要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仪电集团、中信泰富地产、云上海洋馆表示感谢。 未来,我们期待以更多元的研学形式,持续点燃少年们的科创热情,为培育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本文配图源自活动实拍) 【免责声明】 1. 标注“来源”的内容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 2. 原创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并附链接,禁止篡改/商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3. 转载内容二次传播时必须标注原始出处,不得提及本公众号为来源,其观点/准确性由原作者负责; 4. 使用互联网素材的,如涉版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