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9日上午,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中福会少年宫召开。左焕琛荣誉理事长出席会议。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分别出席、列席会议。会议由朱美芳理事长主持。

        王小明常务副理事长作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回顾及思路》的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技两委和市民政局等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在上海科技馆、捐赠单位、兄弟基金会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下简称“基金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集众人之力·扬科普之光”的宗旨,扎实落实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荣获第一届“上海慈善奖”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2023年由左焕琛荣誉理事长和施荣范常务副理事长分别带队,推动“赛复流动科技馆”顺利落户湖南湘阴县左宗棠学校和安徽省六安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实验学校,助力老少边贫地区青少年群体提升科学素养。培养未来工程精英,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培育未来科技领军者,顺利举办了第七届上海市“未来科技之星”评选与培育活动。基金会与政府部门合作主办了第九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组织开展了名人讲坛、环保科普、生态践行、主题摄影展等9大主题活动。基金会联合上海科技馆策划举办上海科普大讲坛活动。基金会主办了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2022年颁奖典礼和2023年启动仪式。基金会于 2023年底胜利召开换届大会,产生第五届理事会、监事会。

        2024年基金会工作“蓝图”已全面铺开!2024年将在继承已有的优势和特色项目的基础上,用新理念集聚资源,以新品牌服务社会,用新结构体现优势,开放引领,融合创新,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的、有全球行业影响力的基金会开启新的起点。具体工作重点如下:通过巩固资金存量,增强募集的主动性;拓展资金增量,跨界融合多方共赢;“互联网+ ”赋能公募,增强资金来源广度等,全力以赴抓好募集工作。守正创新,拓展科普教育新场景,提升基金会品牌影响力。基金会主动关注新领域,开辟新赛道,重点通过加强与长三角科普联盟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一体化发展。在重点关注青少年智慧成长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上海老龄化问题,更加重视老年人的科普需求。今年计划重点是联手上海科技馆、老干部大学主办系列高质量科普讲座。成立科创教育专业委员会,助力提升科普项目质量,打造更多精品IP。2024年基金会在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新版官网已正式上线,大力发展线上科普。

        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章程》(修订草案)。理事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安排,基金会2023年度公益性支出及管理费用均达到法定标准,符合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基金会2023年度审计报告。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募集专业委员会条例》和《科创教育专业委员会条例》。

        王秋良监事长通报了2023年监督检查报告。监事会认为,基金会2023年度对基金的募集、管理、使用以及资金运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章程,收支达到法定标准。监事会对基金会2024的已完成工作和财务预算安排也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监事会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基金会资金募集工作、强化自身建设以及做好品牌项目可持续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建议和要求。

        各位理事监事积极发言,气氛热烈,大家对基金会未来的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左焕琛荣誉理事长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最后发言。科普教育与创新实践需要从小抓起,科普场馆要成为激发孩子们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金色摇篮。按照国家战略的重点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贯通式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科普工作将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好基金会这个平台,与基础教育、高等院校、科技领域企业、科研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联动,深化合作,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上海高地”的资源,打造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前沿技术的科普新领域。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与健康科普,依托老年大学、社区、养老机构、科普大讲坛等,在老年人群中广泛普及健康、应急等知识技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传播,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让我们以一个普通志愿者的身份自觉承担科普责任,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共同打造全域科普新局面。


点赞(1)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