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科协、市教委、市科委等15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25年3月启动,即将于5月17日、25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大赛现场活动。本届大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支持,共有53家单位设立大赛专项奖,提供564个获奖名额。

专项奖的设立,不仅是对大赛的肯定与支持,更为激励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体现了全社会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现就本届大赛专项奖设立情况做系列介绍: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奖”14个

奖金总额4.2万元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于1958年,由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并成立。

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长期以来,市科协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创新服务、人才举荐、决策咨询等方面工作,有力推动了上海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市科协学会资源丰沛、专家人才荟萃、平台网络健全。目前,上海市科协所属及主管科技类社会组织共有292家,其中,学会209家、民非65家、基金会18家,专家会员近32.7万人,覆盖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各大领域。在全市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786家,进站院士专家4124名。另外,全市共有16家区科协、215家街道(镇、乡)科协,建有园区科协47家、企业科协214家和高校科协13家,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功能齐全、联系广泛的组织体系。

市科协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以科学界和教育界大联合为基础,致力于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夯实上海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的基础,为国家以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培养及选拔更多适应未来需求的科技后备人才,自2001年起在大赛中设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奖”,以表彰鼓励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低碳绿色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是主管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基本制度,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参与指导推动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指导和协调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交流,组织协调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工作等。

本次专项奖活动旨在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青少年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普及低碳环保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激发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创意提供低碳实践平台,营造全社会崇尚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垃圾分类减量小能手奖”5个

“可回收物再利用创新奖”5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为市政府直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市绿化、市容环境卫生、林业和城管执法等工作的管理和实施,编制绿化、市容环境卫生、林业专业规划,指导区县绿化、市容环境卫生、林业和城管执法工作的开展。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长期以服务市民生活,保障都市面容,扮靓景观风貌,构建绿色生态为目标,依靠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努力构建 “整洁、有序、美观、宜居”的城市环境。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参与本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旨在通过培育提高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本市垃圾分类减量、可回收物再利用等工作,提出新技术、新方法、新点子,推动绿化、市容行业科普知识的普及与发展,把科技创新引入到城市管理之中。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小达人’”20个

奖金总额2万元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是主管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主要职责包括:贯彻执行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以及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动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展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日常监管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工作,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知识产权人才体系建设,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等。

为倡导创新文化,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能力,自2019年起,市知识产权局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设置了知识产权“小达人”奖项,拟通过参与专项奖的评选,推动参赛学生提升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意识,并作为深化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抓手。

上海科技馆

“智慧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上海科技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正局级事业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包括科技、自然、天文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收藏保护、合作交流及相关社会服务,是目前我国唯一拥有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三座大型场馆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三馆建筑总面积18.36万平方米,是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唯一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科技馆、国家5A级旅游景点、全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国家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上海特色文化地标、参观量最大的旅游景点之一。

本次专项奖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表彰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展现出卓越智慧和独特思维的青少年,激励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于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助力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普、探索创新的社会氛围。

“赛复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成立于2001年,为专注科普公益事业的公募慈善组织。基金会创始人左焕琛女士(上海市科技馆荣誉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荣誉理事长。现任理事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美芳女士。专家委员会成员为教育、科技、机关、企业及社会组织的热心公益人士。基金会始终坚持用大爱传递科学的火种,用真情播撒科普的阳光。年均开展科普公益活动超过200场次,为科普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本次专项奖活动旨在鼓励和表彰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突出表现和潜力的青少年。基金会希望通过这个奖项,能够激发更多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海洋局

“科技兴海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上海市海洋局为负责本市海洋行政事务的市政府直属机构,其主要职责为:

1.贯彻执行有关海洋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研究起草有关海洋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2.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负责编制本市海洋专业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市海洋功能区划;参与制定海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等规划。

3.负责本市海域海岛的监督管理;审核海域使用申请,实施海域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负责海底电缆、管道审批和监督管理;负责本市海域勘界、海洋基础数据管理;负责综合协调海洋事务。

4.承担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组织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标准、规范,执行国家确定的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负责防治海洋工程项目和海洋倾废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海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核意见;监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负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负责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报警报。

5.依法维护海洋权益,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究维护海洋权益的政策、措施,在管辖海域实施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查处违法活动。

本奖项旨在通过选拔优秀青少年海洋科技项目,提供宣传展示平台,传播海洋知识,挖掘海洋文化,促进全社会认识海洋、关注海洋、善待海洋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显著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


上海科技报社

“动手做实践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上海科技报社旗下拥有《上海科技报》和《动手做报》。

《上海科技报》由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是上海唯一一张传递科技信息,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抵制封建迷信的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类报纸。

《动手做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创办至今,始终倡导“寓科学于实践,既动手又动脑”教育理念,贯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活教育思想,反映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成果,为全国广大中小学师生搭建起良好的科教经验交流平台。报纸在全国少儿报刊评比中一直脱颖而出,连续多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全国优秀少儿报刊”。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宋庆龄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站在人类历史发展需要和缔造未来的高度,以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创立的综合性、群众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单位。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青少年宫,荣获上海世博先进集体(小伙伴艺术团)、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花园单位、外事接待先进单位、上海市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劳模集体等荣誉,还连续20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先进单位等,并被广泛誉为少年儿童快乐成长的“金色摇篮”。

70余年,少年宫始终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交往与合作”的办宫方针,根据4至16岁教育服务对象不同的年龄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设立了100多个科技、艺术兴趣小组,在培养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发挥了少年宫教育特有的功效。中国第一位造船工程师、中国最年轻的计算机博士、著名画家陈逸飞、著名歌唱家黄英、作家陆星儿、影视明星孙俪等都曾是少年宫的小组员。迄今,少年宫共为3000余万少年儿童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70余万上海中小学生提供了兴趣培训和社会实践舞台,接待海内外宾客20万人次和60余位国家元首、总理、部长、元帅、将军、政党领袖以及他们的夫人等重要贵宾,成为上海少年儿童精神风貌的展示窗口。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先后出访美、英、德、法等23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中国的小大使”。


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

“科促笃行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成立于1981年,是由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工作者、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上热心于青少年科学教育事业的有关人士、团体或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在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与指导下,从事青少年科学教育事业。协会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2023-2025年)”,多次获“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优秀理事单位会员”、“上海市科协星级学会”等荣誉。

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在此次大赛中设立“科促笃行奖”,旨在鼓励青少年以科学精神为指引,在真实情境中将创新思维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切实行动,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

“云间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是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教育的职能部门,下设多个职能科室,负责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管理。

近年来在“科教兴区”的战略指导下,松江区教育局不断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步伐,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松江教育质量与水平,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公平、开放,全面构建适应现代化新松江的教育新格局。

松江区教育局重视科普教育,以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依托,加大青少年科技创新培养力度,目前,全区在智能机器人竞赛、航空航天模型、OM头脑奥林匹克、DI创新思维竞赛和“赛复创智杯”科技创意设计大赛等市级科技赛事中成绩显赫,这些科技项目正逐渐成为区级科技教育的品牌项目。

本次专项奖活动旨在通过青少年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为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提供实践平台,提升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教育氛围。

上海市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

“创意虹口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上海市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是虹口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虹口区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虹口区科协积极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及有关科普法规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发挥科协的组织、引领、服务、教育、智库等功能。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主动探索创新管理举措,聚焦创新中心建设,聚焦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培育与成长,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虹口区科协充分发挥区内科技特色学校指导辐射作用,把向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创造热情、开展青少年创新活动,作为推进本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进一步展示了虹口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科普性、竞技性和观赏性较强的科技特色项目,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了虹口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

“创意虹口奖”旨在深入践行科技创新理念,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科技创意的激情,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促进素质教育。区科协致力于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设立奖项不仅是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认可,更提升了他们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和带动更多青少年体验科学魅力、投身科学事业,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少年。

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

“科创闵行奖”10个

奖金总额1万元

在中共闵行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市科委、科协指导下,经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闵行区的科技科普工作成绩显著,连续五次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区,闵行公众的科学素养有效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有效增强。

闵行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充分发挥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

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设立“科创闵行奖”,旨在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引导青少年积极探索,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闵行乃至全市青少年科技科普工作发展。


来源: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管理办公室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