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航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含锂电池产品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自燃、冒烟的事件频发。近日,有知名充电宝品牌宣布召回旗下多款充电宝,另有多款充电宝品牌的3C认证证书被暂停

 

 源:央视新闻、罗马仕官网

      上周,民航局又发布公告,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规定一出,不少旅客在机场痛失充电宝……

      相信不少人想问,不让上飞机的充电宝真的这么危险吗?那些“躺在家里吃灰的充电宝,又该怎么处理?


被召回的充电宝问题出在哪里?

      据新闻报道,本次召回的移动电源产品主要问题指向电芯原料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循环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进而引发过热现象极端使用条件下,存在产生燃烧风险。

      充电宝主要由外壳、电路板和电芯组成。外壳起到了保护内部元件的作用。电路板的功能是调整输入和输出的电流,防止设备损坏。电芯是充电宝的核心组件,执行着“储存”电能的任务,通过内部的化学物质完成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电芯通常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组成隔膜的作用就是阻隔正负极,防止短路的发生。而一旦隔膜绝缘失效发生短路,后果不堪设想。

      飞机客舱内空间狭小、环境不稳定、灭火资源有限,一旦发生充电宝自燃或爆炸的情况会非常危险,因此更需要对充电宝进行严格的标准要求。


“躺在家里的充电宝怎么处理?

      自2024年8月1日起,充电宝及其关键部件——电芯被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3C认证管理。在此之前购买的、没有3C认证标识且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还能用吗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能够使用,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相应规定。

      那么,家里有“生病”“退休”的充电宝,我们又该怎么处理呢?

第一步:判断充电宝状态

      如果充电宝出现了鼓包、漏液、充不进电等情况,说明充电宝“生病了,要立即停止使用。

      此外,在充电宝的一侧通常有可循环使用标识,中间的数字代表充电宝里面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可结合印制的生产日期进行自查,判断充电宝是否已经“退休”。

第二步:给充电宝放电?

      建议将充电宝在阴凉通风处放置一周以上时间,电量通常会自动耗尽。

?? 注意不要自行使用金属工具拆卸或物理破坏,可能引发短路。也不建议自行使用网传的盐水浸泡法,由于各类充电宝材质不同,这样做不仅存在安全风险,析出的液体也可能污染环境。

第三步:分类回收

??      充电宝放电后,需根据所在地的垃圾分类规范投放?。根据上海市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的小程序,在上海市充电宝属于可回收垃圾,可放入可回收垃圾箱。

      一般来说,充电宝内含锂电池,废弃数量较多的充电宝会被送去具备专业资质的企业进行材料再生处理(如拆解回收电池中的镍、钴、锰等金属


怎样选购安全的充电宝?

      目前主流充电宝采用的锂聚合物电芯通常使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部分为凝胶态电解质),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如18650圆柱电芯使用液态电解质)相比,其在短路风险控制上具有显著优势。

? 购买认准这个图标

      请认准充电宝上的3C标识3C认证或CCC认证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简称(英文全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它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也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基本做法。

3C标志 | 图源: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去机场前,我们可以先进行自查:向购买充电宝的店铺询问充电宝的认证编号,再来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进行查询,确认产品的3C认证是否存在且无被撤销的情况。此外,也可以拨打机场电话直接咨询。

? 随身携带了符合要求的充电宝,就能使用了吧?

NO!飞行途中禁止开启充电宝!飞机客舱属于增压环境,在飞机起降过程中,客舱压力是变化的,会从起飞前的1个大气压降到巡航时的约0.6个大气压,降落时再慢慢增加到1个大气压。在这种环境下使用充电宝,容易导致发热,增加自燃的概率,影响飞行安全。


? 那我不随身携带,托运可以吗?

NO!在货舱里,充电宝可能因为挤压、碰撞等原因“发脾气”,导致短路、漏液,甚至冒烟、起火、爆炸,而且很难及时发现!


怎样避免充电宝变身款呢?

1、避免过热

      充电宝的常规使用温度是0℃-40℃。充电时,如果将充电宝放在不利于散热的环境,或置于太阳下等高温区域,都可能让它“发火”!

2、避免摔、碰、挤压、针刺

      如果充电宝的外壳质量不过关,一旦发生挤压、冲击、针刺或者磕碰跌落,充电宝内部电路和电芯出现短路、电芯漏液等问题,会发生剧烈反应,造成冒烟、起火、爆炸等严重的后果。

3、避免和钥匙、发夹等带金属物品一起放置

      钥匙、发夹等金属物件若不慎插入充电宝的USB接口,可能引发短路,导致冒烟、起火等危险。建议将充电宝与这类金属物品分开放置,避免在包内相互接触、摩擦。

4、避免宠物触碰

      20245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发生了一起因宠物狗不慎啃咬家中充电宝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充电宝被咬破后,立刻冒出浓烟和火花,并迅速引燃了床垫和沙发。当消防救援队伍赶到现场时,整个房屋已经严重受损。幸运的是,人和狗狗都安全无事。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要妥善存放充电宝,避免宠物触碰。

参考文献


[1] 冯雨瑶,李乔宇.民航局新规实施专家:有利于充电宝行业健康发展[N].证券日报,2025-06-30(B02).
[2] 吴泽鹏,陈鹏丽,张宝莲,等.充电宝安全风暴追踪:有产品3C认证已被撤销近3个月电芯厂安普瑞斯“三体系认证”遭暂停[N].每日经济新闻,2025-06-24(007).
[3] 刘璐,王红蕾,张志刚.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材料[J].科技信息,2009,(23):454+484.
[4] 贺元骅,孙强,陈现涛,等.锂电池热失控火灾与变动环境热失控实验[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01):27-31.
[5] 国家应急广播.这3类充电宝被禁止上飞机!民航局紧急通知https://mp.weixin.qq.com/s/0WUCymuEIa1RZSXHS2jpqw.


作者:徐瑞芳
策划:Tiara、一星期
编辑:Tiara
鸣谢: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教授 王飞、清华大学化学博士 孙亚飞 为本文提供科学指导。
题图图源:AI生成

来源: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点赞(0)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