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20周年庆典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隆重表彰我市为科普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并感谢长期以来对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关心和支持的社会各界代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严隽琪、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钟燕群、上海市儿童基金会荣誉理事长杨定华出席会议,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丁文江致欢迎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敏发表讲话。
陆敏副主任在讲话中对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了20年来取得的成果,同时希望基金会能继续发挥动员、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的优势,推动优质科普资源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地向公众普惠,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发挥更加坚实的作用。会上,市领导和相关委办局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向受到表彰的个人和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普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 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在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支持下,经申报与推荐,共收到405个申报项目,并于6月初顺利启动评审工作。经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邀请包括院士在内的百名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参与评审,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最终评选出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130个奖项。整个评选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家、上海在科普教育领域的核心战略导向:
●一是聚焦科技
今年科普奖申报者注重科研项目科普化,据统计70%左右科普项目内容与申报者科研工作方向有关。
●二是关注基层
今年基金会完全开放申报渠道,动员各方力量,深度挖掘科普工作新星,申报个人和团队中40周岁以下的年轻科普工作者占65%。
●三是着眼未来
“青少年科技励志奖”设立的出发点是培养科技人才储备军,通过树立青少年优秀科技人才模范典型,激发青少年探索创新的热情。本届青少年科技励志奖申报99人,较去年增加40%。
●四是紧贴民生
随着疫情的反复持续,健康与国民生活质量的关系越发密切。在此背景下,2021年“健康科普奖”申报方向略作调整,一大批优秀医学科普成果涌现。
吴志强院士和丁奎岭院士
获得本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
吴志强院士是城乡智能规划领域的国际著名科学家,长期从事城乡智能规划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他在科研工作之余致力于上海2010世博会和绿色校园的科普工作,他走进大学、走进社区、去到全球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宣传科普世博知识,收获了群众的支持和喜爱。他领衔的国际规划教育联盟网站为实现知识传播的跨国界、知识普及教育的全球化,课程配置中英德法四种语言字幕。科普视频以12分钟知识精炼为主体,高效传输知识点。
丁奎岭院士在承担繁重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以其满腔热情积极投身于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普工作中,热心于向社会公众普及化学知识。他撰写了《合成我们的未来》专题科普报告,全面地阐述一百多年来合成化学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2017年他以《合成我们的未来》科普报告内容为蓝本,组织拍摄了《我们需要化学》系列科普视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这重要日子里,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迎来了十周年。十年来,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树立了上海科普的知名品牌,营造了全社会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创新氛围。奖项始终以表彰和激励科普工作者为本,一大批优秀科普成果、机构、人才不断涌现,科普工作的创新实践加快推进,社会各界对科普工作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未来,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整合长三角地区科普资源,拓宽辐射面,建设城际科普“交流圈”,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探寻新起点。此外,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还将以社会力量为源,激荡科学普及的生命力,引导大众启智增益,共绘科学普及新愿景。
作为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的创建者,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伴随着上海科普事业的发展同样走过了二十载春秋。
二十年来,基金会始终秉持“集众人之力,扬科普之光”的宗旨,在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指引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国家 5A级社会组织、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上海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殊荣。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尤其是市、区相关政府部门,捐赠企业、合作伙伴、同行代表们等的支持和关怀。
借此次颁奖契机,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多年来始终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达诚挚的感谢。他们中有热衷于深入学校、社区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院士专家们;有上海科技馆等长期给予基金会大力支持、帮助的优秀合作伙伴;有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应用材料公司、上海明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许多为科普事业慷慨解囊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
同时感谢的还有历届理事会、监事会同仁为基金会的发展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尤其要感激基金会创始人,荣誉理事长左焕琛同志长期以来对基金会的关爱。她年事已高,但初心不改,二十年如一日地为基金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没有她的支持和无私奉献,就没有基金会今日之成就。
未来,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将不忘初心,继续用大爱传递科学火种,用真情播撒科普阳光,为促进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而不懈努力。